网上科普有关“从一个方面展开谈建国60年的成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从一个方面展开谈建国60年的成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航天事业发展成就
一、艰苦创业
1、高瞻远瞩,雷厉风行
1956年4月13日,航空工业委员会(简称航委)正式成立,聂荣臻任主任。在聂帅的主持下,30多名科技专家和一批军政干部、15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陆续集聚北京,成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班底。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中国的航天事业诞生了。
2、引进技术,学习消化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原苏联给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1956年10月原苏联先提供了两发供教学用的P-1模型导弹,1957年12月又提供了两发液体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P-2及一套地面设备,同时还向我国提供了导弹研制基地、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图纸,派遣了技术专家和导弹操作使用人员。
在原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开始了P-2导弹和C-75地空导弹的仿制工作,开始进行导弹研制基地、发射基地的建设,还组建了教导大队,学习导弹操作使用技术。
这期间,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国航天事业一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建设强大国防的决心也毫不动摇。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己仿制的液体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一举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近程弹道导弹。同年9月,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发射成功。
4、小结,开局成功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下设10个研究室,1957年重组为一、二分院,1961年成立三分院,1964年成立四分院。同时,相关科研院所不断加入国防部五院管理体系,充实完善了科研体系,这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1958年成立,1963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上海第二机电工业局(1961年成立,1962年由国防部五院归口管理)、通信兵部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1958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导弹试验训练基地(1961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等。截至1964年,国防部五院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导弹、火箭、卫星及相关系统领域,具有独立研究、研制、试验能力和条件的研究院体系。国防部五院的成立、建设及其成绩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开局成功,为完成更大的历史任务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配套发展
1、“八年四弹”与导弹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发展导弹核武器,解决运载工具已成为紧迫任务。1964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通过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决议,由七机部统一组织和管理航天事业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
1965年3月,七机部《关于地地导弹发展规划》获得批准。这就是“八年四弹”的发展规划,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时间内,研制成功改进的中近程、中程、中远程、远程四种液体弹道导弹。这一规划在执行中虽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进度有所推延,但都基本实现。这对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并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新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966年10月2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东风2号甲中近程导弹携带着自己制造的核弹头精确命中目标,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实用型导弹核武器,为打破霸权主义核垄断作出了巨大贡献。
2、航天三线,新基地新创业
六十年代中期,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的指示,航天系统开始大规模的后方基地建设。广大航天职工从一线大城市来到三线深山僻壤,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20年风雨坎坷的努力奋斗,建成了航天三线基地。
3、东方红一号卫星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卫星研制工作受到较大冲击。为了加快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建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1968年2月成立,有力地保障了卫星研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转播了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喜悦。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多级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与测控技术,这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4、小结,历史性的飞跃
七机部成立后,体制建设继续充实,技术体系继续完善,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仍然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了西方强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的技术突破和工程成就,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飞跃。
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神舟一号(无人)
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发射,21日回收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二号(无人)
时间:2001年01月10日1时发射,1月16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三号(无人)
时间:2002年03月25日22时发射,4月1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四号(无人)
时间:2002年12月30日零时发射,2003年1月5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五号(载人1)
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21小时后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
搭载人数1人:杨利伟
宇航员梯队: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
首次载人
神舟六号(载人2)
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发射,115小时33分钟后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
搭载人数2人: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神舟七号(载人3)
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发射,于9月28日17时37分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主着陆区
搭载人数3人:执行任务宇航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
首次出舱
三 着眼世界、树我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力做贡献
太空属于人类,航天需要合作,这是航天活动的一大特点。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全人类,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是我们开展航天合作的原则。目前,我国已与俄罗斯、欧洲空间局、亚太地区国家等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航天合作关系,加入了多个国际航天组织。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双边、区域、多边以及商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广泛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我国从1985年开始,为国外客户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已为外商发射了28颗卫星,并开始向国外出口大型卫星,比如最近刚发射升空的尼日利亚星;我国与巴西合作,成功研制了中巴资源卫星,这一项目被誉为高科技领域“南南合作”的典范;我国与欧洲成功实施了双星探测项目,参加了伽俐略导航卫星项目;还与俄罗斯签订了共同探测火星的合作计划。通过国际合作,我们不仅维护了中国作为空间国家的国家利益,还扩大了在外空领域的影响,我国在联合国及有关组织的外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是省编()年级语文第()册第()单元中的第()篇课文。根据该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篇课文特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①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②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
2)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及分析,探究“三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历史感知和历史想象能力;通过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考虑问题的初步能
3) 德育目标: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讲授法、阅读导引法、提问启发式、分组讨论法进行教学。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
2、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黑板等传统手段来进行教学,同时借助课本插图来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 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学步骤: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1分钟)——讲授新课(30分钟)——小结(8分钟)——作业(6分钟)”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誉满全球的四大发明,你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生答)那么你知道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应用和传播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造纸术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究其余的三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应用、传播及其意义。
2、讲授新课:
提问:世界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朝代印刷的什么书?(答:唐时印制的《金刚经》),并引导学生思考雕版印刷有什么欠缺和不便?进而提出解决方法:死版变为活版。最后提问:那么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呢?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毕升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
通过阅读,提问学生活字印刷术有哪几道工序吗?(引导学生: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四道工序回答)
最后老师总结,并提出科学是无止境的,你发现毕升发明的陶活字有什么缺点吗?(进而引出活字材料的改进.引导学生回答:陶活字易碎,吸墨性不强。最后老师指出:为克服不足,活字材料出现了木、锡、铜,直到近代才广泛使用耐磨损、清晰度高的铅活字。而今天的印刷业已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请学生能举例子?(如电脑排版、激光照排、高速印刷机等,印出的日报、晚报让我们及时了解时事新闻等)
老师有提问:科学是无止境的,宋元时期的印刷术还有哪些发明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图文,指出:套色印刷是最早的彩色印刷,一种颜色需一块版,几种颜色就需制作几块版套着印刷,工艺要求相当高。我国最早的套色印刷品是在山西应县木塔内发现的辽代红、黄、蓝三色佛像版面。转轮排字是元朝科学家王祯发明的,启发学生自己说说它的好处。(大大减轻了排字工人的劳动强度,坐着就可以挑字,不必走来走去,而且提高了排字速度。)
提问:北宋时期,聪明的中国人不仅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还发明了什么?(生答:指南针)你知道指南针发明的原理是什么吗?(生答:磁石有指示南北的特性)
老师指出:指南针的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古代中国人一千多年的探索。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发现了磁石有指极的特性,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汉朝司南》模型图,启发学生找出司南的缺点。指出:由于司南体积大、不易磨制、磁性小、转动不灵活等局限性,没能广泛使用。经过长期实践和努力研制,聪明的中国人终于在北宋发明了一种新的人工磁化法,这就是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钢针就磁化为指南针。这种磁针磁性大,使用方便,因此得以广泛使用。直到19世纪现代电磁铁出现以前,多种多样的磁性指南仪器都是以这种磁针为主体,只是在磁针的形状和装置方法上有些变化。
提问:宋元时期,战争多,火器广泛使用,主要有哪些火器呢?(生答: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同学们在影视里见过这些火器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认识:突火枪是世界最早的管状火器,能推动子弹从远处射击敌人,是近代步枪、火炮的鼻祖。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南宋突火枪》图,并口授一则史料:
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于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宋史?兵志》
金元时期的火箭有什么特点呢?它与今天的运载火箭有什么异同?指导学生观察教材导入框中的金元火箭发射图和文字材料,完成课本中的动脑筋题。指出:今天的运载火箭和金元时期的小小火箭的发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火箭升空或向前,只是方向和规模不同而已。
宋元的火炮有什么特点呢?(杀伤力已较大)你能举个例子吗?(如教材中的震天雷,火力所及之处,连敌兵的铁盔铁甲都烧红了。)
最后提问到:三大发明及其应用,我们就学到这儿,你们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我们就来分组讨论祖国的四大发明的传播及意义,把你的感想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出示小黑板为其提供两则史料,并简单解释: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近代思想家 培根
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传播
世界五大洲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传入的。如欧洲就主要是通过阿拉伯人间接传入的。
2、意义
(1)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
(2)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
(3)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接着老师提问:宋元科技是灿烂多姿的,除了三大发明的实际应用外,还有什么成就?
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沈括和郭守敬相关知识,教师强调其主要成就。
1、北宋沈括:
(1)著《梦溪笔谈》,全面总结自己和他人的科技成果。假如没有此著作,我们就无从知道活字印刷术是布衣毕升发明的。
(2)创制“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
(3)最早使用“石油”名称,并预言石油在未来必“大行于世”。
2、元代郭守敬:
(1)编《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相近,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约早300年。
(2)主持开凿了北京附近的通惠河。
3、小结:让学生回顾一下宋元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三大发明的应用、传播和意义,北宋沈括、元代郭守敬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等。并概括出这些成就意义,即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继隋唐之后的又一个文化高峰。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并掌握它。
5、布置作业:课后练一练,给学生4分钟时间思考后回答。
关于“从一个方面展开谈建国60年的成就”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52全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2qj.net/cshi/202412-92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52全局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从一个方面展开谈建国60年的成就》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52全局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从一个方面展开谈建国60年的成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从一个方面展开谈建国60年的成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