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药品临床试验前应做哪些准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药品临床试验前应做哪些准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 ( 1 )所有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必须符合《 赫尔辛基宣言》(附录1 )和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颁布的《 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 的道德原则,即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限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参加临床试验的各方都必须充分了解和遵循这些原则,并遵守中国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 ( 2 )进行药品临床试验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准备在人体进行试验前,必须周密考虑该试验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预期的治疗效果及可能产生的危害,预期的受益应超过可能出现的损害。选择临床试验方法必须符合科学和伦理标准。 ( 3 )临床试验所用药品由申办者准备和提供。进行临床试验前,申办者必须提供该试验用药的临床前研究资料,包括处方组成、制造工艺和质量检验结果。所提供的药学、临床前和已有的临床数据资料必须符合开始进行相应各期临床试验的要求,同时还应提供该试验用药品已完成和其他地区正在进行与临床试验有关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以证明该试验用药品可用于临床研究,为其安全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提供充分依据。开展临床试验单位的设施与条件必须符合安全有效地进行临床试验的需要。所有研究者都应具备承担该项临床试验的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并经过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培训。临床试验开始前,研究者和申办者应就试验方案、试验的监察、稽查和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试验中的职责分工等达成书面协议。 来源:浙江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二、医学模式的演变
三、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动因
四、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六、健康的含义
七、医学模式是动态的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可以是指一种思想体系或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中是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释或解释方式。模式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环节。
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历史上曾经经历的几种医学模式:
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由于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科学知识贫乏,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不足,无法区别自我与环境,认为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赐予的,疾病是鬼神作怪、神灵惩罚。要祛除疾病,只有依靠祈祷和巫术,这是古代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环境,对健康与疾病产生了粗浅的理性概括。医生们开始将疾病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联系起来,通过思辩推理,提出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影响到人体内变化,形成了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16~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也影响了医学观。当时把人比作机器,用机械观来解释一切人体现象,认为人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就是机器某部分的机械失灵,医生的任务就是修补机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机械论解释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保护健康就是维护机器。忽视了人类复杂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4.生物医学模式
1)产生
经过18世纪到19世纪,随着自然科学和医学的高度发展,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等基础医学形成了体系,生物学家、医学家提出了进化论、细胞学说,发现了微生物等致病因子,这些科学事实使人们对健康与疾病有了较为正确的理解,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
2)成就
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1)在基础医学方面:对人体的认识从宏观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基因理论,确定了生物学病因等
(2)在临床医学方面:研制了抗生素,疫苗等,使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明确了病因并得到控制、消灭,在外科手术方面实现了无菌化,解决了疼痛、感染、失血等问题
(3)在公共卫生方面:通过改善环境(上下水、生活环境、食品卫生、垃圾处理等)和实施计划免疫等,大大降低了婴儿死亡率,提高了平均期望寿命。
3)观点
(1)心身二元论
认为精神与身体存在着精细的分工,疾病具有微观的生物学基础,即疾病的产生必然可以在机体上找到病理变化,如果没找到,说明科学技术的水平没有达到。
(2)还原论
认为疾病具有微观的物理和化学基础,疾病的最终治疗最终都归结于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
4)缺陷
生物医学模式虽然强调生命活动在结构、功能和信息交换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却忽视了人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这一关键。
三、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
1.背景
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传染病逐步转变为非传人性疾病,各种慢性病成为了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
在发达国家,心脏病、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已在死因中占主要地位,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二次卫生革命是卫生部门的首要任务。
为了适应疾病构成(疾病普)的变化,医学界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医学模式需要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医学模式)。这是人类疾病谱的转变,人类对疾病与健康认识深化的产物。可以说这是卫生保健的第二次革命。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之后,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
2.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
一般地说,疾病谱通常是指对发生较多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前十位疾病顺序的排列,疾病谱对疾病结构的科学估量,对疾病的防治和医学科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发达国家,心脏病、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已在死因中占主要地位,我国城市和发达农村地区的疾病和死亡模式已等同于或接近于发达国家。
卫生部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市人群从1957年到1997年40年间死因谱的转变。
我们看前五位疾病的变化:。
传染病:1957年和1963年还分别列于前五位死因中的第二位,到了1975年下降为第五位,1985年后退出了前五位死因;
呼吸系统疾病;从1957年和1963年的第一位逐渐下降到1975年的第三位,1985年和1997年的第四位;
相反,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由1957年和1963年的第四、五位逐渐上升到1985年的第一、二位;
恶性肿瘤是在1963年出现在第三位死因当中,到了1997年,它已经成为危害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的最主要死因。
这种转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下降所导致的人口老化,二是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人口比例提高。
现代医学模式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扩展和完善。
四、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
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影响人类健康的有四大类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是理解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基础。包括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机制、致病因素影响人体结构功能和信息传递机制的过程,是必须研究的内容。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还是将生物排在最前面,但同时又强调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3.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人们的相互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健康起促进作用,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健康造成危害。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的布局、资源的分配、卫生工作的方针、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等。
五、现代医学模式的影响
1.现代医学模式引发了人们对医学目的的重新审视
新的医学目的:
(1)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
(3)对疾病的照料和治疗,对不治之症的照料;
(4)避免早死,追求安祥死亡。
2.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
(1)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一级预防,在疾病未发生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在疾病发生初期,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三级预防,在患病后做好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防止残疾。
(2)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3)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4)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3.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现代医学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要在态度、知识、能力三个方面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1988年8月举行的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爱丁堡宣言。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医学教育改革包括三个方面。
(1)面向21世纪的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进行改革。
(2)医生必须是“五星级”:
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生能根据病人对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决策者:从伦理、费用与病人需要等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技术的使用。
信息传播者:主动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增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保护意识。
社区领导者:平衡协调个人、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以满足卫生保健需求。
卫生服务管理者:在卫生部门内部及卫生领域外其他社会机构之间协同工作。
(3)医学教育本身必须进行改革。
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培养,注意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终生教育的观点。
4.对预防医学的影响
既往的社会卫生措施,主要依赖群体预防,从通过疫苗接种增强个体免疫力,到通过市政工程改善城市供排水和垃圾处理系统以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来改善社会卫生状况。这样使得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得到了控制。
但是其后出现了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难以彻底治愈的慢性疾病成了医院的主要对象,另一个是传染病的新发和复燃。
5.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六、健康的含义
(一)概念
1.对健康的理解
从古至今,任何时代和民族无不把健康视为人生第一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
健康是基础、健康是保障、健康是根本,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同时,健康不仅是个人资源,更是社会的最重要资源,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保证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2.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关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其《组织法》中提出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的三维健康观。这是人类在总结了近代医学成就的基础上,对健康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把健康内涵拓展到一个新的认识境界。
3.健康的三个维度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的要求,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不能说不生病就是健康,健康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1)躯体健康: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实际生活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表现会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有自知之明,善交友
(2)对待工作的态度,热爱学习和劳动,能把精力和兴趣投入到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中去,并能从中得到乐趣。
(3)对待环境的态度,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4)对困难和麻烦的态度,在一般情况下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勇于面对并积极解决。
3)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的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每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
4.WHO对健康概念的拓展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再次将外延拓宽,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到健康的范畴。把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它的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生殖健康是指人在生殖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妇女可以安全地经历妊娠和分娩,出生的婴儿能存活并健康成长。
(二)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1.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1)概念: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对机体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和广泛影响性的特点。
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如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久坐而不锻炼、性乱、吸毒、药物依赖、驾车与乘机不系安全带等。
据WHO估计1992年:发达国家占70~80%,发展中国家占40%~50%,全球60%的死亡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造成的。美国通过30年的努力,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50%,其中2/3是通过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取得的。
2)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
(1)潜伏期长
不良生活方式形成以后,一般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对健康产生影响,出现明显的致病作用。
(2)特异性差
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表现为一种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有关,而一种疾病或健康问题又与不良生活方式中的多种因素有关。
(3)协同作用强
当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存在时,各因素之间能协同作用、互相加强,这种协同作用最终产生的危害,将大于每一因素单独作用之和。
(4)变易性大
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大小、发生时间早晚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5)广泛存在
不良生活方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具有这样或那样不良生活方式的人为数较多,其对健康的危害是广泛的。
3)健康的四大基石
1992年国际心脏保健会议提出的维多利亚心脏保健宣言指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心理平衡。说明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遗传、生长发育、衰老等。
4.卫生服务因素
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了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活动过程。
七、医学模式是动态的
这是大家共享的。医学模式是对机体的健康,对于疾病、死亡这些重要观念的总结,所以它是动态的。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有一位学者也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说环境问题、大众心态健康的问题也应该纳入。我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疾病和死亡不断的变化,对医学模式的认识还会更广泛、更全面。所以大家要有这样一个观念。
符夫励:老师,我想请问这个学期病理学有哪些的考试重点?谢谢
郭晓霞:我们要依据考核说明,另外,我们期末有网上的复习,非常欢迎你上网参加期末的复习。
尹志英:学习要求或学习目标中要求大家掌握的内容都是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另外,期末时有期末复习指导册,其中有考核说明,也有复习题,可供你参考。 另外,建议你参加期末网上实时辅导活动,那时本门课程的主持老师郭晓霞会给你具体介绍。
孙杰: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何掌握
赵新胜:病原体 传播途径 特征 防治要点
陈玉红:疾病发展的规律?
赵新胜:不同的疾病各有不同规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廖娜:尹老师,病理学内容很多,请老师介绍点重点好吗?
尹志英:学习要求或学习目标中要求大家掌握的内容都是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另外,期末时有期末复习指导册,其中有考核说明,也有复习题,可供你参考。 你也可以在网上看看郭老师以网做的教学活动文本,上面有这方面的内容。
汪卿:考试模式能不能也转变
赵新胜:考试模式改革一直在探索和尝试,请问同学们有何看法?
尹志英:我们每门课程都在探索新的考试方式,比如半开卷考试和网上考试等。
汪卿:考试重点是什么?
赵新胜:考试重点是要求大家掌握的内容,可以参考考核说明
尹志英:学习要求或学习目标中要求大家掌握的内容都是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另外,期末时有期末复习指导册,其中有考核说明,也有复习题,可供你参考。
陈玉红:现代医学模式的优点?
赵新胜:对健康的理解更加全面,现代医学不仅仅是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健康就是无源之水,因此医学的最根本的问题,即维护人们的健康,减轻人们的病痛,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现代医学模式的优点是拓宽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社会和心理的完美的适应,作为社会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
陈玉红: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李超波:.可以对医学的目的进行重新审视;2.促进卫生服务的扩大;3.对医学教育、预防医学的观点、临床医学的观点产生影响;4.对健康状况评价方法有所转变。
张坤:新的医学模式下的怎样调整新的医护关系:随着“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医学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体制已在我国各级医院迅速实施。尽快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建立全新的护患关系能使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更好地得到落实。
李超波:你指的是医护关系还是医患关系?
张坤:我指的是医患关系。
郭晓霞:医生应当能够对躯体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还应当能够更多地与患者沟通,积极帮助高危人群寻找心理和社会病因,和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尹志英:在新的整体护理模式也开展的护理工作,注重从生理和心理各方面来对病人进行评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这种护理能使病人得到全方位的关怀,护患之间会建立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
汪卿:生活方式如何影响健康?
赵新胜:例如吸烟和饮酒较为常见的个人生活方式,具体到每一个人,表现都有所不同,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系,例如,吸烟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的一系列的疾病,如气管炎,肺癌等,而肝硬化和慢性肝炎 ,消化道疾病常与饮酒有关系。
樊丽:血液循环障碍的危害性有那些?
郭晓霞:作为血液循环障碍,分为局部的和全身性的,局部的包括充血、出血、栓塞、梗死、全身性的如休克、DIC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机体的影响是情况而定,如心肌梗死。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对机体影响严重,如处理不当,可造成死亡。
樊丽:酸碱平衡紊乱的危害性有那些?
郭晓霞:酸碱平衡紊乱是很多疾病伴发的过程。酸碱平衡紊乱可以影响疾病的冶疗,加强机体的损害。大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汪卿:医患关系不太好处理
李超波:是个棘手的问题,需要医护人员灵活掌握沟通的技巧。
郭晓霞: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是从事护理工作的人来说要认真的对待我们的工作,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认真的对待我们的患者,促进他们的健康,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从我们自身要把这个做好。
尹志英:从理解病人的角度出发吧!另外也要学会调整自己。我们在服务行业常常听到一句口号叫做“顾客永远是对的”,我想咱们也把病人的需求和要求当做是合理的吧!我深知护理工作是辛苦的,向你和所有的护理人员致敬!
赵新胜:没错,举证方现在在医院,而且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医疗费用的上涨,很多因素造成医疗纠纷增多的趋势,医生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妥善处理有关的医疗问题,按照医学常规和章程处理,危机时刻也应当以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第一位,我国有关的立法和管理条例会充分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利益和保障的。
汪卿:如何理解健康的概念
李超波:健康的概念后面郭老师会详细讲到。
王本嫦:医护比例失调情况下,如何谈“整体护理”水平提高?
赵新胜:当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扭转这种不正常现象,同时作为护理人员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李浪恒: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
尹志英: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于彩媛: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影响人类健康的有四大类因素。
樊丽:心血管系统疾病分为那几类?
于彩媛: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等
王曼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影响是什么?
李超波:1.促使医护人员不断拓展、完善思维结构,达到诊断水准的提高;
2.促进一会人员更多地与患者沟通,帮助高危人群寻找心理和社会病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吴玉杰:就是说癌症疼痛的病人治疗必须按这个规定吗?
李超波:如果能够按照三阶梯的治疗方案,可使90%以上的癌症病人疼痛得到缓解。目前的治疗不规范,对疼痛的治疗效果不好。
樊丽:消化系统疾病的危害性 有那些?
李超波:可造成全身或者局部的感染、炎症、溃疡、良性和恶性肿瘤、血管病变等等。
樊丽:肿瘤的防治原则有那些?
赵新胜:根本是消除危险因素,如物理的辐射,化学的致癌剂等等,促进全人群的健康,保护危险人群,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二级预防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
樊丽: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危害有那些?
尹志英:机体细胞、组织要保持正常的功能,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这个环境就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是非常重要的。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了,内环境失平衡了,细胞的代谢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紊乱。比如,低血钾会引起肌无力,胃肠蠕动减慢和心脏功能异常。
管翠娜:休克是如何发展的?其机制是什么?
赵新胜: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刺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为主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常由大量出血、严重创伤、外科大手术、失水、烧伤、严重感染、过敏反应及某些药物的毒性作用等原因引起。根据发病原因,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失血和失液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在医学上休克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身微循环障碍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机理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及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的排除,均要依靠有效的血液循环来进行。一旦血液循环中断,生命则不能维持。休克在临床上是很严重的状态。常发生在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大出血之后,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心跳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很快进入昏迷。
郭晓霞:休克的发展和发生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赵新胜老师也给予了回复。休克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一个病理的过程,它是多种原因可以造成的,比如说严重的失血、感染、创伤或者是过敏,对于休克来说它的发生发展重要的变化中在微循环,对于各个组织器官来讲,微循环发生变化,器官功能就要表现出一系列的变化,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生命活动的影响。希望大家看看病理学的第二章第七节关于休克的内容。
牛建玲:何谓消化性溃疡?
李超波: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相关而得名。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与糜烂不同。
樊丽: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性有那些?
尹志英:呼吸的意义在于保证机体获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统的疾病会影响肺通气和肺换气,从而使机体缺氧,影响细胞的代谢功能。
管翠娜:学习病理学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赵新胜:首先要了解病理学主要学习目标,即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变特点,包括大体的改变和镜下得改变,通过这些改变可以推断出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以及相应得治疗原则(当然这最后一点是临床课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了解了这些,考试、复习就不会“跑偏”
于彩媛:在论坛的前几页,郭老师专门讲了这个问题:如何学好病理学,请参考。
牛健玲:郭老师今天发的贴是考试的重点吧?我都下载下来拉.
尹志英:牛建玲,你好!今天是专题学习讨论,主要讨论医学模式的有关问题。关于本门课程的学习重点问题,在前面有同学提问过,请你参考其中的答复!
吴玉杰:麻疹病人为啥有出现了,怎么预防
尹志英:应该接种疫苗。
赵新胜: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的接种麻疹单价或联合疫苗,病人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可以避免麻疹的传播;麻疹病人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外出感染他人;隔离期至传染期结束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
吴玉杰:乳腺癌病人大部手术切除后吃药需多长时间?复发的几率
尹志英:请问是用激素治疗吗?
赵新胜:乳腺癌手术治疗后的随访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虽然与其他恶性肿瘤比较预后较好,目前的综合治疗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但是仍有1/3左右的病人将在手术后5—10年内出现复发转移,而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灶并及时治疗,有望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首先要调整心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笑对人生。其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适当参加有益健康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等,摆脱癌症给生活带来的阴影。这样不但有利于康复,也减轻了家庭其他成员的负担,给生活增添情趣。再次,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乳腺癌病人自身免疫力较低下,可到正规中医院或肿瘤医院中医科,由肿瘤中医师处方“扶正”中药进行调理。最后,饮食调节,戒陈烟、酒等不良嗜好。多食绿色蔬菜、豆类食品及新鲜水果,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蛋类、鲜乳等也不可少。还要纠正一些民间流传的错误认识,所谓“不能吃鸡、不能吃蟹、不能吃甲鱼……”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只要适合病人口味、它们都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蛋白质。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很多同学在网上发了贴子,但由于讲课的时间到了,我课后会对大家的问题进行回答。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参加本次教学活动,再见!
关于“药品临床试验前应做哪些准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52全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2qj.net/cshi/202501-630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52全局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药品临床试验前应做哪些准备?》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52全局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药品临床试验前应做哪些准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药品临床试验前应做哪些准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